a.牌号表示方法

不锈钢是耐酸不锈钢的简称。不锈钢牌号的表示方法采用表1规定的合金元素符号和阿拉伯数字表示。一般用一位阿拉伯数字表示含碳量(以千分之几计),当平均含碳量不小于1.00%,采用二位阿拉伯数字表示。当含碳量上限小于0.10%,以“0”表示含碳量;当含碳量上限大于0.01%且小于等于0.03%(超低碳)时,以“03”表示含碳量;当含碳量上限不大于0.01%(极低碳)时,以“01”表示含碳量。不规定含碳量下限,仅采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含碳量上限。

合金元素含量的表示方法与合金结构钢的表示相同。例如:平均含碳量为0.20%、含铬量为13%的不锈钢,其牌号表示为“2Cr13”;含碳量上限为0.08%、平均含铬量为18%、含镍量为9%的铬镍不锈钢,其牌号表示为“0Cr18Ni9”;平均含碳量为1.10%、含铬量为17%的高碳铬不锈钢,其牌号表示为“11Cr17”;含碳量上限为0.03%、平均含铬量为19%、含镍量为10%的超低碳不锈钢,其牌号表示为“03Cr19Ni10”;含碳量上限为0.01%、平均含铬量为19%、含镍量为11%的极低碳不锈钢,其牌号表示为“01Cr19Ni11”。

专门用途的不锈钢在牌号头部加上代表用途的符号,例如:易切削铬不锈钢Y1Cr17”。

b.执行标准和牌号

目前我国执行的不锈钢的标准有:GB/T1220-1992《不锈钢棒》、GB/T4237-1992《不锈钢热轧钢板》、GB/T3280-1992《不锈钢冷轧钢板》、GB/T13296-1991《锅炉、热交换器用不锈钢无缝钢管》、GB/T4356-1984《不锈钢盘条》等三十三个标准,其中国家标准二十三个;部颁标准十个。在上述标准中,对不锈钢的牌号、化学成分、冶炼方法、交货状态、力学性能、耐腐蚀性能、低倍组织、耐顶锻试验、表面质量等技术要求以及需方的特殊技术要求都做出了详细的规定。

一般来讲,在大气、蒸汽和水等弱介质中抗腐蚀的钢被称为不锈钢;称在酸、碱和盐等侵蚀性强的介质中抗腐蚀的钢为耐酸钢或耐蚀钢。不锈钢不一定耐蚀,而耐蚀钢一般都具有不锈的性能。

不锈钢的种类繁多,按照我国国家标准GB/T13304-1999《钢分类》以及国际上通用的分类方法,不锈钢是按钢的金相组织来分类的。

根据国家标准GB/T1220-1992,不锈钢按其金相组织分为奥氏体型、奥氏体型-铁素体型、铁素体型、马氏体型、沉淀硬化型五个类型,共计六十四个牌号。其中:奥氏体型含有1Cr18Ni90Cr18Ni90Cr18Ni12Mo3Ti等三十三个牌号;奥氏体型-铁素体型含有0Cr26Ni5Mo21Cr18Ni11Si4AlTi00Cr18Ni5Mo3Si2三个牌号;铁素体型含有1Cr17Y1Cr171Cr17Mo等七个牌号;马氏体型含有1Cr133Cr13Y11Cr17等十八个牌号;沉淀硬化型含有0Cr17Ni4Cu4Nb0Cr17Ni7Al0Cr15Ni7Mo2Al三个牌号。

c.主要特点和用途

奥氏体型不锈钢是不锈钢中最重要的一类,其产量和用量占不锈钢总量的70%。钢中主要合金元素为铬和镍,钛、铌、钼、氮、锰也作为添加的合金元素。这类钢韧性高,具有良好的耐蚀性和高温强度、较好的抗氧化性、良好的压力加工性能和焊接性能,缺点是强度和硬度偏低,且不能采用热处理方式强化。

铁素体型不锈钢主要合金元素为铬,含量通常不小于13%,基本上不含镍。这类钢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介质的腐蚀能力,并具有良好的热加工性及一定的冷加工性能,缺点是对晶间腐蚀敏感,低温韧性较差。

奥氏体型-铁素体型不锈钢是在18-8型奥氏体型不锈钢的基础上,或添加更多的铬、钼和硅元素,或降低碳含量而建立的牌号,这类钢兼有奥氏体型和铁素体型不锈钢的优点。

马氏体型不锈钢主要合金元素为铬,含量在13%以上,钢中含碳量较高,可采用热处理方法强化。这类钢淬透性较高,在淬火、回火状态下使用,有较高的强度和硬度。

沉淀硬化型不锈钢通过热处理手段使钢中碳呈碳化物析出,使钢的强度提高。这类钢的耐蚀性优于铁素体型而略低于奥氏体型不锈钢。

不锈钢钢材的主要品种有热轧钢板与钢带、冷轧钢板与钢带、热轧和锻制的棒材与型钢、热轧盘条、无缝管和焊管等。不锈钢的用途十分广泛,主要用于制造石油化工设备和管道、原子能工业设备、船舶设备、医疗器械、餐具以及其他要求不锈耐蚀的器件等。